首頁 | 收藏本站 | 繁體網站   
點擊搜索
 
日期 時間

泉州裝備協會:“走出去”對接高端合作資源

日期:2015-07-23  來源:互聯網    點擊: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水平、創新能力、工業實力的綜合反映。7月6日-7日,為提升行業裝備制造水平,福建省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組團赴三明沙縣參觀了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及三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沙園參觀考察,中國工業報記者隨團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
        一個20人的考察團,從泉州驅車至三明沙縣,260公里的高速距離,總行程大約4小時,跨越閩西山水,只為尋求對接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及公共服務平臺資源。
   “高大上”的技術參觀之行
      泉州裝備協會考察團第一站到訪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位于三明高新技術開發區金沙園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常務副院長姜超親自帶隊介紹相關技術項目及科研成果。
       海西分院是首家中央科研企業在閩設立的分支機構,是機械總院、福建省和三明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重要成果,該院下設專業技術應用研究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裝備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先進裝備制造技術產業孵化器,旨在立足福建、面向海西、輻射華南,不斷引領行業技術進步,促進企業轉型和產業持續穩健發展。
       在姜超副院長的引導下,泉州裝備協會一行人現場參觀了數字化無模鑄造精密成形機、水玻璃鑄造廢棄砂生產線、3D打印設備、精密鍛造等新技術和項目,新技術的升級和變革令現場的企業家感到欣喜和興奮。
      以數字化無模鑄造精密成形機為例,姜超介紹,這是一種全新的基于三維CAD模型驅動的柔性化、數字化、精密化、綠色化快速制造方法,通過機器直接切削砂體得到鑄造用砂型,省去了模具制造環節,從而大大縮短工藝流程,同時還提高了鑄件制造工藝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以前使用傳統工藝,要得到某柴油機缸體砂模,需要3到5套木質或金屬模具,至少耗費20萬元以上,耗時30至90天;而用無模鑄造成型技術則無需模具,加工時間不到100小時,直接成本僅為1萬多元,加工費用降低到1/10左右,開發時間縮短50%-80%,成本降低30%-50%。
       姜超告訴記者,數字化無模鑄造精密成形技術及裝備是計算機、自動控制、新材料、鑄造等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不需要模具,是鑄造行業的革命。該技術成果已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等9項獎勵,系列化裝備或2項國家重點新產品及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已服務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汽車等80多家重點企業400余種零部件開發制造,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除了無模鑄造,水玻璃鑄造廢棄砂再生產技術也令隨團參觀的企業看到了資源再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中機鑄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是海西分院的合資子公司,是一家以水玻璃鑄造廢棄砂為原料生產再生硅砂、烙鐵礦砂、硅酸鈉、鐵粉、硅砂微粉等產品的專業化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
       公司研發的國內首條水玻璃鑄造廢棄砂再生中試驗線已累計生產再生硅砂16萬噸,實現了水玻璃鑄造廢棄砂的多次再生循環利用,該技術具有再生率高、經濟、環保、污水零排放等特點,經與多家鑄造企業合作試用,用戶反映良好,再生砂鑄造性能明顯優于新砂,價格比采購新砂明顯降低。目前年處理38萬噸水玻璃鑄造廢棄砂的示范項目已經在福建三明開始建設,四川、河南廠區的選址工業也已經開展。
      泉州裝備協會副會長單位——泉州恒通機械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元恭告訴記者,一噸鑄鋼件要消耗一噸砂,鑄造砂處理和回收是對鑄造企業來說是一個難題,公司曾經投入幾百萬元的設備用于廢棄砂處理,但都沒有成功,F在,水玻璃鑄造廢棄砂項目在三明取得了成功,如果從泉州把廢棄砂運到三明處理的成本可低于買一噸新砂的成本,對泉州很多鑄造企業來說將是一個福音。
     “接地氣”的交流對接之旅
      泉州裝備協會考察團第二站到訪了福建最大的鑄造企業——三重鑄鍛有限公司,了解當前鑄造行業的發展情況。據悉,近3年來,鑄造行業已連續虧損,福建省2000多家鑄造企業,第一批進入國家工信部行業鑄造準入標準的企業只有5家,當前行業面臨著技改和行業不景氣的雙重壓力。
      交流中,楊元恭認為,三重鑄鍛側重于大件產品,而泉州鑄鍛主要側重小件產品,兩地可以加強聯動配套。
       之后,泉州裝備協會一行人又參觀了三明高新區金沙園的園區規劃,并與金沙園管委會展開了交流座談。沙縣縣委常委、金沙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羅奕星,金沙管委會副主任吳祥海,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常務副院長姜超,中機精沖,中機焊業,三重鑄鍛等政企代表出席座談。
       羅奕星表示,三明高端裝備產業園規劃中心就在金沙園,希望通過此次交流對接,實現兩地聯動,共同提升海西裝備制造水平。
       姜超也表示,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擁有巨大的軟硬實力資源,泉州又是《中國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樣板城市,如果雙方能夠進行深入交流對接,對提升區域裝備水平將有巨大的推動力。
      座談會現場交流氛圍熱烈,泉州裝備協會副會長單位——德源軸承董事長林德慶現場提出了希望與海西分院合作共同起草水潤滑軸承國家標準的意向,中聯博創機器人董事長則希望在機器人軟件開發及高端人才引進方面尋求與海西分院合作。
       7月7日,泉州裝備協會考察團又從沙縣驅車至三明市區,參觀福建最大的鋼鐵上市企業——福建三鋼集團,促進相關產能對接。泉州鎮星鋼材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葉育星表示,泉州對圓鋼、鋼板材在福建的需求量最大,但由于推廣力度不夠等原因,導致泉州企業舍近求遠,希望三鋼能對吻合泉州市場規格的產品加大推廣力度。
    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吳騰飛表示,公司在2013年已投入了一條針對閩南市場的最新原鋼生產線,今后公司將加強與泉州企業的互動,希望能尋求實驗工廠,一方面讓客戶了解三鋼產品,另一方面通過客戶反饋優化產品設計。
       對于此次閩西交流之旅,泉州臺鑫誠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維通表示收獲頗豐。他說:“泉州裝備行業發展很快,建議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分院在泉州增設一個服務機構,將海西分院的先進制造技術更快地對接到閩南地區!备=撨_市政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添明認為,此次三明之行,所見所聞不同凡響,希望協會能多組織這類抱團活動,走出去的同時,引入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

國內行業動態

國際行業動態

省內行業動態

臺灣行業動態

版權所有: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鼓西路建榮公寓A2座1-201  郵編:350001 傳真:(86)591-87552772
電話:(86)591-87606537 87539698   閩ICP備12014152號   管理登錄   
Processed in 122728.984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