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力發電設備產業現況
一、大型風力發電需求市場
目前臺灣風力發電開發商主要有國營的臺電公司及民間英華威。截至2010年7月底止,臺灣已建置26個陸域風場,累計裝置容量為486.25MW。為提高自主能源比例及開發凈潔能源,在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決議”內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及能源發展綱領,皆將風力發電列為重要的再生能源發展項目,有助于臺灣風力發電裝置總量的大幅提升。此外,能源局計劃2015年之前將完成首座離岸風場建置,并明訂制臺灣2020年發展目標為1,856MW,2030年將達3,156MW,以離岸風力發電為開發重點。
二、小型風力發電需求市場
臺灣屬于人口稠密地區且電網普及,加上市場規模不足,本土發展誘因不強的情況下,產業發展目標以外銷為主。然再生能源法通過后,政府鼓勵公共建設優先采用再生能源設備及倡導節能減碳打造綠色城市。臺灣部分觀光地區、學校、公園等已經逐漸使用小型風力機提供電力;甚至有些業者結合LED、太陽能等新能源,搭配綠建筑打造智能型科技建筑“典范”,作為家中熱水器、電力的主要電能來源。
三、臺灣風力發電設備產業發展現況
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產業方面,臺灣已具備大型鑄鍛件、螺栓扣件、法蘭、發電機等制造能力,但仍以出口為主;內需市場除塔架、變壓器及周邊電子設備可供應外,風力機組仍100%進口。雖然目前臺灣陸域風場之風力機組均由國外進口,但“風力發電”于臺灣再生能源技術中屬研發階段且具產業發展條件之潛力項目,近來在臺灣政府產業推廣及民間業者投資下,目前在次零組件方面已有部分業者切入全球前十大供貨商,臺灣風力發電設備產業供應鏈如【圖1】所示。目前臺灣投入小型風力機研發之業者已超過10家,并有逐漸增多趨勢。其中不乏大型企業如臺達電、均豪及上銀科技等。此外尚有新高能源、宏銳電子、崨豹、富田、恒耀等投入歷史較為悠久的廠家,如【圖2】所示,市場銷售實績亦穩定成長。為協助小型風力機業者迅速切入國際市場,臺灣政府已委托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于七股設立中小型風力機測試與實驗場址,并與TUV、NORD驗證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成為該驗證機構的亞太測試風場。2009年臺灣風力發電設備產值約40.05億元新臺幣,在大型風力機組部分,中鋼機械械塔架產值達15億元新臺幣,其它陸續有東元電機、華城、芳生、恒耀、華陽、上緯、益光、源潤豐等公司陸續切入市場。為推動本土化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產業,臺灣“經濟部工業局”陸續利用臺電陸域風場標案進行工合機制,包括臺朔重工發展2MW齒輪箱及先進復材之2MW葉片額度均在2009年“麥寮風力發電機組”購案工合計畫項下支應。2010年3月東元、先進復材及臺朔重工則在東元中壢廠共同發表第一支臺灣自制2MW風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