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本站 | 繁體網站   
點擊搜索
 
日期 時間

臺灣手工具業發展機會與挑戰

日期:2010-09-02  來源:臺灣工業總會服務網    點擊:
    一、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的競爭

  傳統手工具屬于勞力密集與加工技術門坎低之產業,故成本為重要競爭優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后,臺灣部分業者因考慮成本因素,至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設立生產基地,以增加產品競爭力;加上產業進入門坎低,促使中國大陸手工具業快速發展。2003年中國大陸出口值即超越臺灣,成為全球第一大手工具出口國,出口額度差距更是連年拉大。根據海關進出口數據庫顯示,金融海嘯期間中國大陸的替代效應相當明顯。2008年第三季金融風暴發生以來,全球手工具出口活動衰退。然中國大陸出口額自08年第三季開始滑落至09年第二季即向上彈升;但臺灣出口額度卻自08年第三季滑落至09年第三季才出現反彈,顯示國際買家庫存回補訂單優先轉向中國大陸業者。主因在于臺灣業者主要銷售產品與中國大陸業者類似,但臺灣產品成本缺乏優勢,故難與中國大陸低價品競爭。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面臨與臺灣發展歷程相同的問題,工資上漲與趨于嚴格的勞動法規壓縮業者獲利空間,不利于手工具業者發展,驅使少部分臺商轉至越南與中南半島地區設立生產基地,以獲取更廉價之勞動人口,此趨勢將扶植另一批具成本優勢之手工具業者與臺灣業者競爭。部分于中國大陸設廠的臺商則往內陸二線城市移動,并加大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的布局。

  低價已不是臺灣本土業者的主要競爭策略,本土業者應走向高附加價值產品與未來產品布局,并善用兩岸ECFA簽訂后的零關稅優勢,加強兩岸分工,增加產品出口優勢,與利用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建立MIT品牌知名度。

    二、未來潛力產品研發投入不足

  手工具屬于傳統制造業,一般中碳鋼手工具產品已處于衰退期,且臺灣與中國大陸產品高度重迭,成本成為國際買家的主要考慮之一。近幾年臺灣業者已逐漸往高值化產品移動,但對于未來概念產品研發則不足。

  手工具產品未來將走向數字化、新材質使用、復合功能、綠色概念,與手術器械開發。數字化手工具提供使用者準確的扭力數據。因應全球DIY風氣日趨興盛,適合一般使用者之輕量與復合功能之手工具產品陸續問世。全球環保意識的崛起,帶動復合金屬手工具與綠色概念手工具的發展,復合材料提供更多制作材質,并可同時兼顧輕量化與強度,甚至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綠色概念手工具則使用回收或再生材質,及采用無或低污染與低碳制程,開發高質量手工具產品。

  技術掌握方面,臺灣手工具產品制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真空熱處理、表面處理、綠色電鍍技術,與產品包裝設計掌握程度較高。但是結合未來產品發展趨勢的技術仍有待加強,如創意與人體工學設計、結構輕量化、鋁鎂鈦輕金屬材料應用,與鍛造技術、精密鍛造與模具等技術,都有待研究機構與業者投入。

    為加強臺灣業者未來產品布局,政府應整合學界與業界,研發鋁鎂鈦等復合材料與異種材料結合技術。投入制程改進,如鍛造與模具技術。專注綠色手工具議題,如綠色電鍍技術與可回收材料研發等。持續推動數字手工具研發,目前臺灣數字手工具產品僅具有價格優勢,產品設計與概念仍由歐洲與日本領先,需投入更多研發能量,不然將很容易被中國大陸業者超過。此外,須加快開發醫療用高值化商品腳步,快速進入獸醫用器械市場,再切入人醫用手術器械,開創臺灣手工具產業新藍海。

  臺灣手工具業者多屬中小企業,投入研發之經費與能量有限,加上島內相關人才又多投入于電子產業,造成未來潛力產品所需之材質研發、產品設計人力極度缺乏,對臺灣手工具業未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學界應鼓勵更多學子走向多元化發展,培養人體工學設計、手工具產品設計、關鍵技術研發人才等,讓臺灣手工具產品技術能獲得突破,維持臺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自有品牌營銷待加強

    全球主要手工具生產地區為歐美國家、日本、臺灣及中國大陸。歐美各國普遍屬于擁有自有品牌,而亞洲除日本少數大廠發展自有品牌外,大多以代工為主。
為輔導臺灣業者建立國際品牌,經濟部國貿局推動「品牌臺灣發展計劃」。2007年輔導數泓科技建「eclatorQ」位手工具品牌,并為泓制定完整清晰的品牌別系統,加速展全球市場。臺灣大廠金統立更致力推廣自由品牌多年,目前營收當中約有95%來自于自有品牌商品;视、豐民、銳泰、至光、伯鑫、久允、東立及友博8家手工具業者,亦合資成立亞克國際,先期以中東與東南亞市場為主,并以亞克的自創品牌接單。

    品牌為開創臺灣手工具產業下一個榮景的重要策略,但仍然有一段布滿荊棘的路程需要克服。除了歐美既有競爭者外,中國大陸亦將手工具列為中國品牌戰略之一,急于建立自有品牌。臺灣業者的品牌之路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國內行業動態

國際行業動態

省內行業動態

臺灣行業動態

版權所有: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鼓西路建榮公寓A2座1-201  郵編:350001 傳真:(86)591-87552772
電話:(86)591-87606537 87539698   閩ICP備12014152號   管理登錄   
Processed in 27727.015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