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經濟領航
大部分國家皆認同「知識經濟」為世界未來經濟發展之重要趨勢;準此,各國亦紛紛把知識經濟發展列為重要經濟政策,由以實體物質基礎的工業化經濟,轉向發展以知識及信息為基礎的知識經濟,以確保自己的國家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得以持續增進國家財富與產業競爭力。如韓國、香港及新加坡,皆朝向文化創意、數字內容、數字設計、游戲和藝術等創意產業積極開發。
二、信息科技開創
信息科技對傳統產業不僅影響巨大且無遠弗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資通訊科技已發展至高速與大覆蓋范圍,并可在低成本下快速布建。各國均將寬帶網建設為重點發展項目,期望建構一個無所不在的無線寬帶鏈接環境。無線寬帶網絡普及能帶動各種產業升級,以更具效率的方式經營,提升產業競爭力;并能運用至普羅大眾生活中,使得生活更加便利。因此,如云端運算此類將信息科技運用于各項產業及一般生活網絡服務中,亦成為各國專注發展的新興產業;包括美國的創新技術貸款、寬帶技術、中國大陸的信息網絡產業、香港的科技創新,以及韓國提出之廣播通信整合、IT整合系統、LED應用、智能機器人,以及嵌入式軟件等,均為立基于信息科技快速發展趨勢下之產業發展新思維。
三、綠色潮流興起
全球對于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等議題益發重視,人們將更重視生活質量與環境。加以隨著新興亞洲國家經濟復蘇,勢必帶動對于潔凈能源以及節能的需求,增添傳統能源與環保概念的清潔能源成長動能,是故傳統能源、減緩或適應氣候變化之產業亦引起市場矚目。如美國的能源計劃、電力傳送及能源可靠性、石化能源研究及發展;日本投入太陽能發電及電動車;香港將環保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韓國投入新再生能源及低碳能源、發展綠色金融,并建構綠色運輸系統,打造U-City等尖端綠色都市;中國大陸著重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等節能環保產業。此外,根據美國丕優慈善信托基金會(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調查顯示,中國大陸2009年對潔凈能源投資激增,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潔凈最大投資國(表一),其中投入之清潔能源產業貢獻最大者以風能(占71%)居冠(圖三),亦顯見中國大陸對于綠色產業投入之不遺余力。
四、生活需求驅動
歷經金融海嘯沖擊,以出口貿易為經濟成長動力的亞洲各國,由于制造業受全球不景氣影響重挫經濟成長,為此各國開始發展內需市場,由工業導向朝向高附加價值服務業發展,以尋求經濟成長新動力。其中生活型態驅動之產業為新興產業寵兒,如國際文化交流及融合、高齡/少子化及健康意識抬頭,衍生出各國探索之新商機;此外自21世紀至今,全球接連面對SARS、禽流感與H1N1新型流感的全球性傳染病威脅,公共衛生的議題亦持續受到關注,疫苗的研發及生物科技相關產業均可望有較佳成長契機,故成為各國極力發展的新興產業。以重視產業潮流的日本而言,積極朝向服務型產業,如觀光旅游、醫療照護;中國大陸及韓國亦投入生物制藥與醫療器材等技術;美國發展醫療、國家健康機構事務、遠距醫療、生物科技等,香港與新加坡亦針對教育服務與醫療服務積極開發。